電線電纜引發(fā)火災的原因大致如下:
1.由于電線電纜的絕緣層和護套層采用的是有機材料,這些材料在溫度超過一定范圍時,將會產(chǎn)生燃燒或延燃現(xiàn)象。而電線電纜在長期帶載運行的情況下,導體本身的熱量會使絕緣層和護套層產(chǎn)生局部老化。在過載的情況下將加速其局部老化。如果絕緣材料本身不合格或生產(chǎn)工藝有問題則更容易使其局部老化。老化的結(jié)果將導致?lián)舸?,一旦擊穿就會引起相間短路。較大容量的相間短路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會引起幾千度的高溫,足以使周圍的可燃物燃燒。
2.由于電線電纜在長期帶載運行的情況下,絕緣層和護套層都具有一定的溫度,一般的物體在燃燒前都有一個預熱的過程,而溫度高的物體則不需要這一過程,所以更具備燃燒的條件。一旦有外部火源,帶載的電線電纜是較容易引燃的。
3.無論是電線電纜本身引發(fā)的火災還是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燃燒,由.于敷設在電氣井道或線槽內(nèi)的電線電纜往往是成束敷設的,而燃燒時的熱輻射又將互相傳導,造成火災蔓延不止,泛濫成災。
4.電線電纜一般是沿著電氣井道或線槽敷設,對于建筑物來說有一種貫串性,即電線電纜往往會穿越數(shù)個防火分區(qū)或整個樓層。所以,電線電纜一旦引燃就會順著井道或線槽蔓延,火災很容易波及整個建筑物。
5.電線電纜一般敷設在建筑物內(nèi)較隱蔽的地方,早期陰燃階段較難被發(fā)現(xiàn)。而當后期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是濃煙滾滾,并伴隨大量的有毒氣體,給處于隱蔽之處的燃燒物提供了更深層的保護。
6.電線電纜引燃后會產(chǎn)生滾滾濃煙和大量的有毒氣體。在以往發(fā)生的火災中,煙霧的彌漫使逃生的人辨不清方向而驚慌失措,而延長在火災現(xiàn)場中滯留的時間。另外,在火災中不幸遇難者大部分是因吸人了有毒氣體而窒息死亡,可以說有毒氣體是火災中的頭號殺手。
7.阻燃電纜不阻燃。根據(jù)《垂直安放的成束電線電纜的火焰垂直傳播測試》(GB/T18380:2001)規(guī)定的不同等級標準的試驗,阻燃電線電纜可分為A、B、C、D四種阻燃等級。
生產(chǎn)廠家根據(jù)能滿足上述條件所規(guī)定的不同級別,添加不同比例的阻燃劑而生產(chǎn)不同等級的阻燃電纜。在實際情況下,如不能按照規(guī)定的阻燃級別來選擇阻燃電纜,其阻燃電纜肯定是不阻燃的。常見的情況大致有:①同一通道中所敷設的阻燃電纜的阻燃級別達不到要求,即同一通道中所敷設的阻燃電纜的非金屬材料的含量超過標準允許的范圍。②阻燃電纜與非阻燃電纜在同一通道中敷設。因為非阻燃電纜一旦引燃,便會沿著電纜延燃。對阻燃電纜(即使是A類)而言這是一個長時間的外火源,阻燃電纜在有外火源的情況下也就失去阻燃的意義了。③供貨商以次充好,業(yè)主貪圖便宜。
8.阻燃電纜不是不燃電纜。阻燃電纜只是在絕緣層和護套層添加了阻燃劑,使其在火中不會延燃,在外火源消失的情況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能夠自熄。阻燃電纜的阻燃性能是相對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阻燃,而超過這種條件的限制,也就失去其阻燃的特性了。
9.混淆耐火電纜和阻燃電纜的概念。有人錯誤地認為一般耐火電纜在火中能夠通電,其價格比一般阻燃電纜貴,其性能一定比一般阻燃電纜好。實際上耐火電纜和阻燃電纜是兩種概念、兩種標準的產(chǎn)品,它們因使用的條件和服務的對象不同而不同,不存在誰比誰檔次高。
10.耐火電纜并不阻燃。耐火電纜主要功能只是在外護套層、填充層及內(nèi)絕緣層被火燒蝕后,靠纏包在銅導體上的云母耐火帶保護而繼續(xù)通電一段時間。一般耐火電纜不是指電纜可以耐火,只是在火中能夠維持一段時間通電而已。如果不在其絕緣層和護套層添加阻燃劑,它是不具備阻燃特性的。